基层档案工作者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

发布人:严建南  发布时间:2013-10-10  浏览次数:1412

基层档案工作者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

吴品才

 

常有基层档案工作者前来探询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问题,他们往往把学术论文的撰写看作是一项十分神秘而又高不可攀的事情,总觉得有什么秘诀可言。其实,写作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没什么大的秘诀,基层档案工作者必须破除“ 写作神秘论”的思想观念,坚信自己最终一定能写出较好的学术论文来。

在现实中,我们确实常碰到有的作者即使拥有了一个相当好的学术见解和思想,可就是写不出一篇令人满意的学术论文,这就是写作的技巧问题。一篇学术论文单*好的思想内容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较好的组织结构和语言表达,必须做到思想内容、组织结构和语言表达这三方面因素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篇被人爱看和令人赞美的好论文。如果我们把学术论文的思想内容看作它的灵魂,那么,组织结构则是它的框架,语言表达是它的血肉。显然,灵魂是必须有所依附的,需要一个好的结构来支撑和语言来表达,它充实在端正的框架和丰富的血肉之中,只有一个好的灵魂,没有端正的框架和丰富的血肉,灵魂的优秀最终也是无法很好地表达出来的。有的作者拥有了一个好的学术见解和思想,但却写不出让人爱看的好的学术论文,问题主要就在于此。所以,一篇学术论文思想必须创新、深刻,结构必须完整,语言应该精炼、准确、生动、优美。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为此,笔者准备从选材、用材、结构安排、表达、逻辑、分段、站在读者角度上思考表达问题和苦下功夫等方面来给基层档案工作者谈一下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问题。

一、选材

要写成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选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学术论文尽管理论色彩较浓,但它绝不应是空洞的,必须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确保有血有肉、丰富充实,即要拥有主题思想指导下的内容材料。如果对某个问题没有掌握足够的材料,不了解这一问题产生的背景、它的过去和现在,不清楚国内外同行对这一问题的各种典型看法,那么,还是不要发表意见为好。档案实践是我们获取档案学理论研究材料的唯一源泉,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要获取材料必须深入实际,实践越深入,材料占有越丰富。因此,从这种角度看,基层档案工作者应是不乏档案学理论研究材料的。

为了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基层档案工作者应该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应多看、多听、多问、多记、多想,同时坚持平时积累。要注意材料的真实、典型、新颖和切题的要求,学术论文研究所需的材料必须绝对真实,任何虚构瞎编、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添枝加叶的材料,无论多么生动、新奇都应摈弃,如果材料不真实,研究结果不仅无意义,而且可能还有较大的危害;选材必须去粗取精,我们应该选择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最能概括和提炼事物本质的材料;必须重视新颖材料的收集,学术论文的许多新观点来源于新颖材料,对新颖的材料应该保持高度的学术敏感;另外,选材应该围绕主题进行,选材是为撰写学术论文的,所以,材料必须切题,能够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选材时必须坚持主题挂帅,坚持主题和材料的有机结合,一定的主题寓于一定的材料,一定的材料由一定的主题来统帅。显然,我们所收集的不是一般的、随机的材料,而是在确立了一定主题后的素材,这就是围绕一定主题的题材。

__二、用材

有了题材后,还要注意用好题材,使用题材的原则通常是强烈集中、调动有序、详略得当、均匀有度、新鲜独特。所谓强烈集中就是指所有材料的使用都必须围绕主题进行,不能表达主题的、散乱的材料不应在文中出现,不要牵强附会;所谓调动有序就是指确定题材使用的先后顺序问题,通过题材的顺序排列,形成文中内容一定的逻辑关系,确定先写的、后写的和再写的内容,从而使全文最后秩序井然,当然,调动有序并非一定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顺序,有时出于需要,完全可以先提出观点和见解,再行分析等;所谓详略得当是指从全文着眼,行文应有详略,以求得全文各个局部文字量与内容整体统一和协调,论文的重点和主要论述部分应细、详、重,文字量应多,其它要粗、略、轻,文字量应少,详略、轻重得当,可以突出重点,有利于更好地表现主题;所谓均匀有度是指题材使用要相对整齐,让论文给人以对称、均匀的美感,如一篇论文运用几个不同的题材来表现主题时,不要有的过长,有的过短;所谓新鲜独特是指使用的题材应尽量新鲜、独特,以提高读者的拜读欲望。

使用题材的方法较多,通常有以下几种:对比用材法,就是运用具有同一属性但却是相反的材料,从而能从正反两方面去论述某一论点;集中用材法,就是把几个相同或相近的材料集中起来一同论证某一论点,这实际上是归纳论证主题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材料的精,做到多而不滥,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确立新意法,是指从新的视角或采用新的方法使用经典的或旧的题材,赋予材料以新的思想和含义;一材数用法,是指在一篇学术论文中多次使用同一材料来论述,要注意的是,同一材料多次运用时,强调不同,论述的侧重也应不同;材料变换法,是指根据材料的多义性,运用同一材料,在不同的论证中变换使用,以论证不同的论点。

三、结构

结构是学术论文撰写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它不仅影响到论文的内容,而且直接影响到论文的成败。所谓论文结构是指论文内容间的条理组织,即论文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论文结构主要解决论文各部分的关系问题,使其成为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以便于主题的揭示和明确。为此,下笔之前,就应构思,要周密思索,精心酝酿,挑选视角,组织材料,合理布局。

撰写论文构思的方法较多,如直接发问法,即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论述,再得出结论;环绕拆题法,一开始点题后就论述,然后一直下去,前句导后句,后句释前句,句句相联,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融事论证法,把论说融在叙事中,通过叙事来引论;说古及今法,就是论文通过史论来涉及今事,得出结论;借题发挥法,就是借某一事某一题来阐述发挥;假言问答法,就是通过虚拟一个人或一件事,假人之口进行主客问答,从而得出结论;设立箭靶法,就是有意识地从各种不同的视角,竖立若干个对立面,通过论述来得出结论。一篇学术论文通常使用一种方法来构思,但也可以是几种构思方法的混合运用,至于一篇学术论文究竟采用什么方法来构思,这应视论文的具体情况根据需要而定,有时,我们也发现,一篇学术论文既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构思,也可以采用那种方法构思,此时往往取决于作者的行文风格。论文结构安排或布局的原则通常为:首先顺理,它指的是论文内容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论文,任何论文的内容都应是一个有机整体,文中思想内容都有一定的规律性,结构安排或布局就是要揭示和反映这个规律性,以顺理行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顺理才能成章”;其次服从主题需要,一篇论文的主题是*结构来表现的,如果结构不完整,主题就难以表现得深刻、鲜明,为主题服务,就是要把主题作为全文的一条主线,使之贯穿全文,最后使全文中心突出,前后连贯,内容完整;再次要完整,一篇论文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有头有尾,上文有所生发,下文应有所承接,上下文不能脱节。

布局方法主要有:并列式,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的问题就可以采用并列开展论述;总分式,先总说后分说或先分说后总说;推进式,即按问题层层提出,层层回答。当然,要拥有较好的构思和布局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基础、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准。

一篇论文的结构往往有这样一些值得注意的内容:详略得当,以更好地突出主题;开头必须考虑全文,联系中心,揭示主题;结尾要注意能够总结全文,收得有力,引人深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段落要完整,过渡要自然;有前文的交代,必有后文的照应。

四、表达

语言表达的方式较多,主要有叙述、描写、抒情、__议论和说明等,作为学术论文的表达方式主要采用议论。所谓议论就是阐明事理,发表意见和看法,评说甚至批驳别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即通过概念、判断、逻辑推理、分析评论、论述问题来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议论主要有两种形式:立论和驳论。所谓立论就是作者提出问题,阐述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和主张;而驳论则是作者对业已存在的某种思想观点提出保留意见或商榷或相反的观点,然后通过层层商榷或批驳这一观点,最后阐明和确立自己的观点。

一个完整的议论应该包括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所谓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问题的一种态度、思想和见解,常以一个判断性的语句出现,如我们提出一个论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中国档情间的差异是内在的。一篇学术论文的论点常表现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把一个中心论点分解为若干分论点,通过对各个分论点的议论,完成对整个中心论点的议论。中心论点常见于篇首,开门见山,当然也可见于篇尾,以结论形式出现;分论点是论文每一部分提出的小论点,常在这一部分的开始就提出。所谓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理论和事实依据,也就是证明论点时我们所引用的材料。必须注意的是,材料引用要真实、确凿、有力,要尊重材料原意,不能断章取义和有所歪曲,同时应标明出处。所谓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全过程。一篇学术论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论点,没有论据,那么,论点就成了没有支撑的概念;如果只有论据,没有论点,那么论据也就成了一堆没有目的、没有统帅的乱材。需要注意的是,学术论文的论点是作者的一种创新见解,尽管起初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但也必须尽量正确、科学和鲜明,同时论据要确凿、有力,论证应严密,要以理服人,社会科学研究常以商榷的语气行文,切忌盛气凌人和强词夺理。

五、逻辑

评阅一篇学术论文的成败与否,指标较多,除选题是否有用、主题是否鲜明、观点是否正确和新颖、结构是否完整、论据是否充分和有力、语言是否优美、表达是否贴切外,常还有条理是否清晰、论证是否严密和逻辑性是否强等要求。其实,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和逻辑性强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必然逻辑性强,逻辑性不强肯定条理不够清晰、论证不会严密。所谓逻辑就是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一篇学术论文要能够正确地、自圆其说地、有条理地来表达思想,就要强调逻辑性问题。社会科学研究所用的逻辑一般是指形式逻辑,它能帮助人们正确地开展思维,恰当地表达思想。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等。同一律要求我们在思维议论过程中,对于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的同一对象,必须保持其自身的统一,如在同一篇学术论文中,我们必须确保同一概念内涵与外延的一致,保持这一概念在文中的前后一致,如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的“ 文件”概念是广义文件,而在我国常有学者用狭义文件概念去审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这就违背了同一律;矛盾律要求我们在思维议论过程中不允许对于两个不能同时为正确的思想都给予肯定,因为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不可能具有两种相互矛盾的属性;排中律要求我们在思维议论过程中不允许对于两个不能同时为假的思想都给予否定。总之,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人们长期思维活动的结晶,我们常用它来揭示和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有时我们甚至说,一门学科就是一组概念群运算的结果,可见,概念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在思维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含义;判断是肯定或否定客观事物有无某种属性或关系的思维形式,我们的判断不能只是单纯的主观想象,而是应该确保联系实际,能够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只有这样才能判断正确;推理就是由一个或数个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这种推理中的已知判断就是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就是结论,根据前提多少和推理性质,推理可分为直接推理、间接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在论文撰写中,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推理,这应视需要而定,要使论文以理服人、使读者心服口服,就要在文中论证严密、逻辑性强,做到无懈可击。六、段落段落也是学术论文撰写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问题。一篇论文从头到尾是一个有机整体,但这个整体不能只通过一段来表达,论文如果不分段和不加小标题,就会显得冗长、杂乱和脉络不清,读者阅读起来也会感到十分吃力;如果分段过细则会造成论文凌乱和内容分散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划分段落。论文是积字成句、积句成段和积段成篇的,所谓段落就是指大于语句,小于或等于层次,具有相对完整内容的基本单位,一篇论文正是__由若干这样的单位组成的一个整体。

段落可分为起始段、过度段和结尾段等,但不管什么段落都具有完整性、独立性和连续性等基本属性,段落内容的相对完整就表明了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成功的段落既不可再分,也不能与其它段落合并,这同样说明了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而段落间的相互关联与排序则说明了它的连续性,因为相邻段落相互依存,不能间断。

此外,作者应该而且必须站在读者角度上来思考表达问题,无论选材、用材、结构安排、表达、逻辑思考等,都应注意这一点。因为论文是作者写就的,但论文是给读者阅读的,如果只是作者自身感觉不错,而读者觉得不怎么样,那么,这样的论文就不应当说是好论文,有的论文发表不了的原因也在于此。以上是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时应处理好的若干主要问题,也可说是几个小技巧,还有修辞和标点的正确使用问题也应注意,但笔者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总体而言,写作没什么秘诀可言,即使这些小技巧阅读后也未必有真切的体会,也不一定能运用自如,写作只有苦下功夫,不怕出丑,坚持不懈,反复练习,正如鲁迅所说的“ 文章妙*苦练”。

主要参考文献:

王恩汉曹大德编著《: 档案专业写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社, 1993 年3 月。

http://www.danganj.net/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2473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