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7月11日,江苏省高校档案研究会八届二次理事会在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召开,会议由秘书长、东南大学档案馆副馆长严建南主持,20位理事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回顾了研究会往年开展的活动,并就下阶段工作进行了探讨部署。会上,高校档案工作南京、苏州、无锡等协作组组长先后交流了各自开展的工作和学术研讨活动。全国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秘书长、南京大学档案馆馆长吴玫介绍了海南会议和四川会议关于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和《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修订等方面的研讨情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档案馆馆长万水根、东南大学档案馆馆长苏卫平等先后就档案研究会成立以来开展的活动和各自从事高校档案工作的切身体会作了交流发言。会议重点听取了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江苏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实施办法》研制项目主持人彭志斌关于项目研制进展和文本起草方面的汇报。彭志斌在汇报中着重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省档案局高度重视《江苏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实施办法》的研制工作。将《办法》研制列入2011年档案局26件实事之一,以科技项目正式立项给予经费支持,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召开“江苏省高校档案工作大会”,颁布实施《办法》,进一步推动教育部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在我省的贯彻落实。同时,省档案局将高校档案工作纳入全省档案工作单项评比,推动高校组织申报“江苏省档案部门创先争优项目”和接受省档案局的年度检查,进一步表明省档案局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充分重视。
二.省档案局社会事业档案管理处就《办法》研制组织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自2011年3月16日召开项目研制第一次工作研讨会议后,起草小组即启动了文本的起草工作;5月19日,起草小组在在宁高校档案协作组主办的“高校档案工作‘十二五’发展研讨会”上,就起草工作和文本进行了大会交流,随后即在网上征求意见,在集中多方意见的基础上于5月底前完成了“征求意见稿”的第一稿;6月22日至7月8日期间,项目起草小组集中精力在社会事业档案管理处钱俊千处长的带领下,先后赴苏州大学(苏州片高校档案馆)、江南大学(无锡片高校档案馆)和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片高校档案馆)开展调研,进一步征求全省不同片区、不同层次高校档案部门的意见,前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的二至四稿。在中国矿业大学调研时,参加调研的省教育厅办公室郁建文副主任指出:《办法》制订意义重大,还应该制订相应的高校档案工作“评估细则”和“奖励办法”;《办法》中应该吸收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新理念、新思想,切实解决我省高校档案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实际问题,使《办法》更具针对性、普适性;要体现依法治档的精神, 确保高校档案工作人、财、物逐步到位;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拓展高校档案工作职能,主动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档案工作的地位和贡献率。
三.《办法》研制力求体现政策的延续性、针对性、操作性、创新性和前瞻性。根据调研,高校档案工作中普遍存在和备受关注的问题归纳起来有:机构设置的独立性,人员、经费、设备、库房等保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干部人事档案、学生档案和综合档案之间的不同管理模式,档案利用收费办法,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影响着各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体现着各高校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办法》的制订就是要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够使大多数高校在贯彻实施《办法》的过程中逐步改善工作条件,强化档案意识和管理职能,提高档案工作的地位,发挥档案工作的作用,促使全省高校档案工作上新台阶、出高效益。
与会人员还就《办法》“征求意见稿”的第四稿进行了讨论,各种意见将汇集到下阶段的起草工作中。
(江苏省高校档案研究会供稿)